切换到宽版
  • 2阅读
  • 0回复

[疾病治疗]医生再三提醒:高血压患者除了用药,要牢记早起3不要,饭后3不宜[1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15833
金币
3020
道行
19523
原创
29486
奖券
18196
斑龄
202
道券
1056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449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11-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6分钟前

清晨六点,五十八岁的张大爷像往常一样猛地从床上坐起,准备去公园晨练。就在他站起来的瞬间,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差点摔倒。送到医院后,医生测量他的血压竟然高达180/110mmHg。

"您这是典型的'晨峰高血压',要是再不注意早起习惯,下次可能就不是头晕这么简单了。"医生的这番话让张大爷惊出一身冷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2.45亿,但血压达标率仅为16.8%。
早起三不要,避开清晨血压"火山口"
不要猛然起床
人在睡眠时血压处于较低状态,突然改变体位会使血压急剧波动。研究发现,猛然起床可使收缩压在1分钟内上升20-30mmHg,这对血管的冲击极大。

正确之举乃遵循“三个一分钟”原则:苏醒后于床上静躺一分钟,坐起后在床沿稍坐一分钟,站立前于床沿垂腿一分钟。这个简单习惯可使晨起血压波动幅度降低50%。
不要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清晨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此时剧烈运动无异于"火上浇油"。数据显示,清晨高强度运动可使血压骤升至危险水平,增加血管破裂风险。
建议将运动时段规划于下午4至6点。这一时间段内,人体血压处于相对平稳之态,在此期间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康健。
如果只能在早晨运动,应选择太极拳、散步等和缓运动,持续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不要省略早餐或草草了事
经过一夜消耗,早晨血液相对黏稠,不及时进食会导致血压代偿性升高。研究表明,规律进食营养早餐的人群,晨峰血压发生率降低35%。
早餐应该包含优质蛋白、复合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比如一个水煮蛋+全麦面包+一份蔬菜沙拉。特别注意早餐要控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饭后三不宜,稳住餐后血压"过山车"
不宜立即睡觉
进食后血液大量流向消化系统,此时睡觉会增加心脑血管负担。研究显示,餐后立即休息可使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1.8倍。

建议饭后保持站立或慢走30分钟,适度活动有助于稳定餐后血压。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胃肠不适。
不宜大量饮水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冷水,极有可能刺激胃肠道血管,使其收缩,进而引发血压出现波动。需格外留意冷水对身体这一潜在影响,以防健康受损。
正确的饮水方法是少量多次,每次饮水量不超过200毫升,水温以35-40℃为宜。餐后饮水要尤其注意控制速度。

不宜情绪激动
餐后胃肠道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此时情绪波动会使血液重新分配,导致心脑供血不足。数据显示,餐后发怒可使血压在10分钟内上升25%以上。
饭后应该保持心情平和,可以听听轻音乐、聊些轻松话题。避免在餐桌上讨论令人不快的事情,给自己创造一个放松的用餐环境。
长期忽视这些细节的严重后果
血压波动加剧,药物效果打折扣
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会使血压像"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研究表明,血压波动大的患者,即便服用降压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仍比血压平稳者高出67%。

靶器官损害加速
持续的高血压波动会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数据显示,忽视生活细节管理的高血压患者,5年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比例达42%,是规范管理者的2.5倍。
并发症提前报到
清晨与餐后这两个特定时段,若血压控制欠佳,会大幅提升罹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的风险。我们需格外关注这两个时段的血压状况,防患于未然。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由于担心血压波动,很多患者不敢正常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约35%的高血压患者因担心血压波动而减少社交活动,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科学管理血压的实用建议
建立规律的监测习惯
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做好记录。早晨测量应在服药前、早餐前进行,晚上测量在睡前完成。连续记录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季节变化的影响
冬季血压通常比夏季高,需要加强监测。气温骤降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根据医嘱规律服药,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有些药物需要在特定时间服用,比如控制晨峰血压的药物常在睡前服用。

保持适度体重
体重每减轻1公斤,血压可下降约1mmHg。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要格外谨慎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压调节能力减弱。起床动作要更缓慢,饭后休息时间可适当延长。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
这类患者餐后血压波动更为明显。要特别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餐后血糖过高影响血压。

肾功能不全患者
需要严格控制饮水量和盐分摄入。每日液体入量要根据尿量调整,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除了注意这些生活细节,高血压患者还要重视整体生活方式的改善。欲有效控制血压,可从生活细节着手。
戒烟限酒、奉行低盐饮食、保持规律作息,再辅以良好心态,如此多措并举,更利于血压平稳。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从今天开始,关注早起和饭后的这些细节,让血压控制事半功倍,远离心脑血管意外的威胁。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