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阅读
  • 1回复

[娱乐八卦]她也没做错什么吧,被骂成这样?[5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464
金币
393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72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怎么不算苦尽甘来呢
# 虽然还是苦的…
《花少》播到第7期,进度过半,扛下最多火力的张雅琪,因过度操劳在埃及开罗站中暑病倒,
弹幕才从这样👇



变成了这样👇





不过即便这一期的她已经到了脸色涨红、头晕不自觉流泪的程度,

弹幕依然飘过刺眼的审判:
矫情👇

娇气👇

中暑都是自找的👇


这份恶感的来源,或许是她的“空降”。
六月份开始录制前,张雅琪就曾因空降《花少7》,登上文娱榜热一👇

当时网传名单的“小妹”是芒果旗下的另一位女艺人柯颖,
# 柯颖2022年因《虚颜》(搭档丞磊)出圈,今年在于正的剧《五福临门》里饰演四娘好德。

出现了张雅琪顶替的声音,

相比于在娱乐圈已有姓名的柯颖,突然冒出来的张雅琪似乎难以被接受,
至此,资源咖、皇族、关系户的标签便如影随形。

这样的偏见一直延续到节目开播,她的一切行为都被迫接受着最为严苛的解读:
出发前的vlog里,只是分享了朋友给的行李收纳建议,就被嘲用力过猛👇

提前搭配好每天要穿的衣服,为旅行节省时间,
被挑刺衣服真多啊、有必要每天都换吗👇


通过了《花少》面试是为了点儿醋包了盘饺子👇

高能量是聒噪的显眼包👇

一时迷糊没搞清楚规则是故意卖蠢👇

在不耽误行程且没有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精心打扮自己,成了妆太浓👇

举着手机拍vlog是别有用心给自己引流👇


就连手机不小心掉水里、担任团队的英语翻译,
也不乏爱抢镜、过度表现自己的声音👇



被预设的“有罪”身份,给张雅琪构建了一个难以挣脱的悖论:
要她保持智商时刻在线,但不能表现出来;
需要展现足够的专业和可靠,但得小心翼翼避开所有爱出风头的指摘;
被允许美丽,但这份美丽必须恰到好处,既要赏心悦目又不能让人察觉有丝毫用力的痕迹。
在这样的基础上,她早期所有的付出都被淹没在不友好的弹幕里。
直到随着节目播出,这些付出再难被忽视,舆论才迎来了转机。
实际上从获得面试机会开始,张雅琪就进入了全情投入的状态。

她认真研究往季节目,找准《花少》和“小妹”的定位,以及自己的匹配程度。
出色的语言能力,

规划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她在一众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在得到这个机会后,她又继续查漏补缺,

整理国家介绍、准备英语,

提前换好国际驾照,为一个也许存在的时刻做准备,

被说衣服多,实际上她的行李数量是整个团队最少的,

其中还包含了给大家准备的防蚊虫手环、

防水手机壳、

翻译耳机等礼物,

甚至还有办公用的电脑。

进入录制后,张雅琪作为“小妹”,她的付出细致入微。
考虑到2个小时的徒步行程,负重的背包可能会成为那英的负担,
她让出自己背包的空间,

帮那英背了一路的水壶;

看到陈数搬行李有些吃力,她二话不说接过来,即使搬运这件行李对她来说也并不轻松;

龚俊不小心把护照落在飞机上有些焦虑,

她察觉到这种紧张,先安抚距离很近来得及去拿,

和马思纯一起接下了身为导游的龚俊需要跟酒店经理对接的工作,

妥善解决住宿、吃饭的问题。

对于团队来说她更是身兼数职,



担任导游的秘书👇

帮忙记账👇

兑换货币👇

预定酒店👇

负责管钱👇

熬夜算账👇

旅途中背了一路埃及镑👇

规划每一笔开支👇

甚至把记账刻在了DNA里,即使中暑病倒,其他人去买饭时也不忘提醒一句记得拿小票👇

由于掌管着团队的经费,她对预算和资金短缺程度了如指掌,也让她比其他同伴更早感知到旅途中的隐忧。
得知小考能获得旅行经费,
身兼多职也要拿下,

写新闻稿,

当播音员,

还负责成片剪辑。

因为太负责任,病倒休息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算钱。

从沟通翻译到管理财务、背现金、算账,默默包揽了大量繁琐的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团队隐形支柱。
到最后李沁由衷感慨张雅琪是十项全能👇


陈数察觉到妹妹的辛苦也总会帮忙出一份力👇

那英在旅行中途回国参加音乐节,还特地夸她是团队里最厉害的,大家都很崇拜的小妹妹。

那些曾被恶意淹没的付出,才终于被看见。
舆论的转机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她持续且无法被忽视的担当。
只是揽下了这么多重任,还是离不开不够松弛、过于用力的非议。
但年龄、资历、小妹的定位,都注定她无法松弛。
2023年,张雅琪因参加《令人心动的offer5》进入大众视野。

活泼开朗的性格,主播和自媒体博主的身份,以及简历中爱好广泛的特点,留下了觉得她与律师行业传统的沉稳形象不符的印象。

印象之上,她在节目中的失误也成了“不适合当律师”的佐证,认为她参加节目是为了增加曝光度,是在为成为网红做铺垫。
最终未能获得offer,似乎也为这套叙事画上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句号。
但节目结束后,张雅琪前往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从事法务工作,并未脱离大众眼中的“正轨”。
与此同时,她并未放弃自我表达的平台,自媒体事业也有了水花。
“在香港一天打三份工”的视频,把她惊人的高能量特质和强悍的执行力,从节目里抽象的人设变成了具体可观的事实。

对下班后五小时的极致利用,更是让人惊叹。

但2024年年底辞去法务工作的举动,又把张雅琪推向风口浪尖。

今年3月宣布成为芒果新生,

而后成为《歌手2025》里卫兰的音乐合伙人,

还登上了《花少7》这档热门综艺。
“果然还是要捞钱”的论调卷土重来,不务正业的标签也被重新贴上。
加上她一路走来的顺遂似乎有些耐人寻味,于是在“空降”到花少后被贴上了资源咖的标签。
能在一年内参加两档热门综艺无疑是幸运的,但得到的过程或许并不轻松。
《令人心动的offer》报名了两次,第二次才被选上。
自媒体行业也经过了漫长的5年,才逐渐有了水花。
而让她被贴上资源咖、内定参加的《花少》,也是在仓促的时间里对症下药,做足了准备,最终才获得的机会。

面对这样的机会,她无法不用力。
只是当偏见形成,偏见带来的反感又会催生出一场先入为主的审判,她在节目里的种种表现都会被放大审视。
充分准备是处心积虑,保持得体是矫揉造作,足够专业是过度表演…
无论如何都处在犯错的闭环中,永远无法找到被接纳的平衡点。
当她的能力让她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支柱时,这种功能性的价值才终于被认可。
舆论开始从纯挑剔,逐渐偏向“虽然不喜欢张雅琪,但她确实能干”。
而直到确认她并无恶意,无利可图,是100%的付出型人格,且全程具备着利他性被反复验证并无可辩驳时,关于她的苛责才逐渐退去。
然而这种姗姗来迟的认可,更像是一份经过漫长审视后出具的结项报告。
她的价值必须通过极端的付出来证明,
善意需要经过反复验证才能被相信,
唯有在成为“支柱”后才肯承认她的价值。
终于看见了她的功能性,却未必看见了她这个人。
从因低能量被列下23宗罪的陈数,到因高能量被批用力过猛的张雅琪,女性在镜头前似乎永远面临着一套流动的审判标准。

而标准背后又让她们落入同一种模式:必须要成为无可挑剔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被接纳的人。
她们的个性特质、处事方式,要能转化为可视的、利他的功能性价值,一旦停下或犯错,暂时的安全都有可能被收回。
她终于被“看见”,但这“看见”来得如此曲折而苛刻。
最后一句
用力的背后,何尝不是蓬勃的生命力与不屈不挠的进取心。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464
金币
393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72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4小时前
近期被热议的张雅琪、网易及搜狐报道中提及的“她”,均因公众偏见或网络暴力遭受过度指责,实际行为并无明显过错。

📌 事件概述
近期网络上出现多起“她也没做错什么却被骂”的争议事件,涉及不同领域人物。其中,综艺节目《花少》嘉宾张雅琪因被贴上“预设有罪”标签,日常行为遭严苛解读,如分享行李收纳建议被嘲“用力过猛”,担任团队翻译被指“爱出风头”。此外,网易、搜狐等平台报道中也提及类似现象,即当事人正常行为被放大负面解读,陷入“做与不做都可能被指责”的悖论。

🧩 典型案例分析
人物    事件背景    被指责行为    实际情况
张雅琪    《花少》节目嘉宾    分享行李收纳建议、担任英语翻译、管理财务    提前换国际驾照、行李数量团队最少、默默承担繁琐工作,被那英夸赞“团队最厉害”
未具名女性    网易报道中的节目参与者    出发前vlog行为、节目中表现    一切行为被迫接受严苛解读,早期付出被淹没在不友好弹幕中
✅ 背后原因与启示
网络暴力的滋生与网民规模扩大、群体极化效应及匿名性有关。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3亿,庞大基数为网络暴力提供土壤。此类事件反映出公众需提升网络素养,平台应加强监管,共同抵制无理由指责,让理性与尊重回归网络空间。


遭遇网络暴力后的心理调适方法:
面对网络暴力,心理调适是关键,核心是控制情绪、寻求支持并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以恢复心理平衡。

📌 网络暴力的心理影响
网络暴力是一种通过匿名性、群体效应和缺乏监管形成的攻击行为,对个体心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愤怒和恐惧等负面情绪,长期可能引发睡眠障碍。
自我认同危机:持续攻击可能削弱自我价值感,甚至导致自责和孤立。
社交回避:受害者可能减少网络互动,甚至影响现实中的社交行为。
📊 心理调适方法对比
调整方法    内容描述    优势
保持冷静    面对恶意言论,控制情绪,避免冲动回应    减少情绪消耗,保持理智
屏蔽举报    利用平台功能屏蔽恶意用户并举报不良信息    降低伤害,净化网络环境
寻求支持    与朋友、家人沟通,或联系心理咨询师    获得情感支持与专业建议
增强心理韧性    通过自我肯定、积极思维等方式提升抗压能力    提高应对能力,增强自信
学习应对技巧    学习识别网络暴力、沟通技巧、自我保护方法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 补充说明
除了上述方法,还需要从源头减少网络暴力的威胁,例如:

避免过度暴露隐私:如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以降低被攻击风险。
文明用语,尊重他人:在网络空间中保持理性表达,不使用攻击性语言,维护良好氛围。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定期更新密码、使用双重验证等,减少账号被盗风险。
✅ 结论与建议
遭遇网络暴力后,心理调适的关键在于:控制情绪、屏蔽干扰、寻求支持、提升心理韧性。
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立即行动:屏蔽恶意用户、举报不良信息。
情绪管理:通过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
寻求帮助:向亲友倾诉,或联系专业心理咨询师。
长期防护: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习应对技巧,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