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老人应该喝牛奶还是奶粉,哪个更有营养?你可能一直都选错了[15P] --]

武当休闲山庄 -> 生活妙招 -> 老人应该喝牛奶还是奶粉,哪个更有营养?你可能一直都选错了[15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huozm32831 2025-11-17 19:44

纯牛奶也有假货?国家新规落地后,复原乳将退出市场,永远禁用。
也就是说纯牛奶配料表原料只能是生牛乳,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纯牛奶,没想到喝了这么多年牛奶,竟然还有假的?
不少网友直呼:天塌了!

一、什么是“复原乳”?
可能不少人还不了解什么是复原乳,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把牛奶干燥后制成乳粉,再添加入一定的水或牛奶,形成的乳液。除了复原乳,常见的牛奶配料表还有灭菌乳、巴氏乳、调制乳等。
其中灭菌乳也就是纯牛奶,保质期高于鲜奶且不用低温储存,巴士乳就是经过巴氏杀菌的鲜奶,调制乳就更复杂了,除了牛奶配料中还经常出现水果、谷物或坚果等配料。
国家新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中就对复原乳强调必须“禁止使用”,也就是说,以后凡是标着“灭菌乳”的纯奶都只能是奶牛或羊身上挤出的生乳,不得添加其他配料,也意味着我们到手的纯牛奶更“纯”了。

二、驼奶、羊奶、水牛奶...真的更有营养吗?
除了牛奶,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少小众奶,比如水牛奶、羊奶、牦牛奶、驼奶等,而且甚至有人觉得这些奶营养价值比牛奶要高,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早在2023年上海市消保委就曾发布了一篇关于小众奶的测评报告,通过对比32款不同品牌奶样品,不同营养物质表现,发现就核心营养也就是蛋白质、钙含量方面,水牛奶和牛奶表现靠前,羊奶反而含量最低,单从钙含量来看,骆驼奶含量最高;
从糖含量来看,羊奶脂含量最低,牛奶反而脂含量最高;乳糖表现来看,水牛奶的含量较高,骆驼奶反而较低。

这么看来其实哪种奶源都有优缺点,总体差别不大,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这些小众奶产品?其实和商家宣传的保健功效有关:
• 致敏性
β-乳球蛋白是明确的致敏蛋白,对比不同奶源会发现,相比于牛奶,羊奶和骆驼奶的含量更低,因此这些小众奶也被认为有抗过敏、抗炎功效。

• 降血糖
因为骆驼奶中发现类胰岛素物质,因此不少人觉得骆驼奶可以降血糖、治糖尿病,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文献或临床实验证明,骆驼奶有这一功效。
此外,对比纯牛奶,虽然水牛奶优点多,但同时脂含量也很高,就算水牛奶都经过了脱脂处理,但也会削弱其营养价值,至于骆驼奶因为乳糖含量少,也因此深受乳糖不耐受人群的欢迎,但骆驼奶成本高,还可能存在一定的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因此也不能盲目跟风买,更不能拿驼奶当药吃。

三、牛奶和奶粉,哪个更合适老年人?
近年来老年奶粉越来越受市场青睐,有人认为奶粉精华更多,营养价值高,但也有人认为奶粉加工后营养价值会流失。那么老人喝牛奶还是奶粉好?
其实奶粉原料也是鲜奶,只不过是杀毒、浓缩、喷雾、干燥后,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粉状。
当然,在加工过程也会浓缩掉鲜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营养素,但随着奶粉加工工艺越发成熟,已经可以把营养损失大大降低。从营养价值角度来说,冲泡的奶粉和鲜牛奶的表现相差不大。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也表示,奶粉也是牛奶热加工来的,只不过奶粉会损失掉牛奶中一些活性成分和维生素,但核心营养物质含量基本偏差不大,而且奶粉还有额外的好处,比如保质期更长,更方便存储,同时奶粉加工过程还可以添加不同营养成分,满足不同人群营养需求。
当然选择奶粉还是牛奶,最终还是要看老人自身情况,比如有乳糖不耐受的老人,就不适合喝牛奶,另外有胃炎,消化不太好的老人,牛奶中的酪蛋白极难消化,选择降低酪蛋白和增加乳清蛋白的配方奶更适合老人消化吸收。

四、牛奶致癌?还能不能喝了?
近期网上还流传过关于牛奶致癌的说法,据说是源自哈佛的一项研究,得出多喝牛奶会增加肝癌风险,让不少人心头一紧。
其实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首先从研究属性来说,该研究只是流行病学研究,虽然观察到牛奶和患癌存在一定关联,但这种关联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而且也不能排除其中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加上研究没有考虑不同人种、饮食、遗传等方面的差异,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也有待验证。

所以牛奶还是可以喝的,但如果碰到以下两种奶,就要注意了:
• 含乳饮料
这种奶本质上就算饮料,观察配料表可以看到主要成分是水、糖和香精,口感虽然比纯牛奶好,但营养价值很低,长期摄入还会增加糖分摄入超标,增加肥胖和蛀牙风险。
• 调制乳
这种乳制品也不适合多喝,因为这种奶添加剂过多,像植脂末、反式脂肪酸等,这些添加剂摄入过多还会增加心血管风险,加上含糖量也不少,也不建议长期饮用。

总而言之想要健康喝奶,一定要关注配料表是否干净,一般纯牛奶配料只有生牛乳,千万别买错了。
热牛奶,好多人早上都喝,感觉挺好的,暖胃,营养,是这样吗,其实不一定,中国家庭早餐标配热牛奶,真没啥问题吗,问题可能出加热方式上,方式不对,对身体不好。

李兰娟院士说了,牛奶加热,好多人都在犯错,四大误区,听着吓人,不仅破坏营养,还可能让人不舒服,医学界都开始关注了,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牛奶加热,真有这么多讲究。

反复加热可不好啊,牛奶热了一遍又一遍,营养都没了,蛋白质变了,没什么用了,维生素也没了,矿物质也跑了,有些人还过敏,喝了肚子疼,也不知道为什么,而且,反复加热的牛奶,放时间长了,容易坏,细菌也多,喝了更不舒服。
高温煮沸,更不行,有人觉得,牛奶必须煮开才行,不然不放心,大错特错,高温会“炸毁”营养,钙都没了,维生素B,维生素C,这些怕热的,全完蛋,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增加肝脏负担,谁知道啊,想想都可怕。

金属锅干烧也不行,铝锅,铁锅,别直接烧牛奶,牛奶里的东西会和金属发生反应,释放金属离子出来,尤其铝,对身体不好,铝超标会让人变傻,小孩更要注意,老年人也一样,得小心。

微波炉加热,也不一定好,加热不均匀,小心烫伤,口腔,食道,被烫一下可不好受,还有,用塑料杯加热,更危险,塑料会释放有害物质,影响内分泌,真的假的,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我以后该怎么加热牛奶。

jjybzxw 2025-11-17 21:14
纯牛奶新规解读与科学饮奶指南

一、复原乳并非“假货”,但新规让纯牛奶更“纯粹”

1. 复原乳的真实定义与历史角色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是指将干燥的乳制品(如奶粉)与水按比例混合后获得的液态奶。其本质是“牛奶→乳粉→液体还原”的二次加工产物。在2015年前,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率不足50%,奶源缺口长期存在,复原乳因耐储存、运输方便,曾是保障液态奶供应的重要手段,堪称“经济适用奶”。

2. 新规核心:灭菌乳禁用复原乳,纯牛奶回归生牛乳
2025年9月16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明确规定:生产灭菌乳(即纯牛奶)只能以生牛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这意味着:
- 纯牛奶配料表将仅标注“生牛乳”,不再允许添加复原乳。
- 复原乳并非被全面禁用,仍在酸奶、奶酪、冰淇淋等产品中合法使用,但必须明确标注。
- 新规实施后,纯牛奶的营养和品质将显著提升,因生牛乳保留了更多天然活性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

3. 为何禁用复原乳?
- 营养差异:复原乳经过“干燥→加水复原→二次灭菌”过程,多次高温处理会导致热敏营养素(如B族维生素、乳铁蛋白)大量损失,活性钙含量也明显减少。
- 奶源充足:当前国内奶牛养殖水平提高,鲜奶产量充足且质量安全有保障,无需依赖复原乳作为替代品。
- 促进行业升级:新规倒逼企业使用生鲜乳生产,增加对生牛乳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国内奶牛养殖业发展,提升全产业链质量。

二、小众奶(驼奶、羊奶等)的营养真相:各有优劣,并非“更优”

市场上对水牛奶、骆驼奶、羊奶等小众奶的宣传常强调其“营养价值高于牛奶”,但科学测评显示其核心营养差异并不显著:

| 奶类       | 核心优势                          | 潜在劣势                          |
|------------|-----------------------------------|-----------------------------------|
| 水牛奶 | 钙、蛋白质含量高,口感香甜        | 热量和饱和脂肪酸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
| 骆驼奶 | 乳糖含量低,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 成本高,可能存在病毒/细菌感染风险 |
| 羊奶   | β-乳球蛋白含量低,致敏性较低      | B族维生素、叶酸含量相对较低       |
| 牦牛奶 | 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              | 产量低,易存在以次充好现象        |

关键结论:
- 核心营养(蛋白质、钙):牛奶与小众奶整体接近,水牛奶和牛奶在蛋白质、钙含量上表现较好。
- 特殊需求:骆驼奶适合乳糖不耐受者,羊奶致敏性较低,但均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如糖尿病)。
- 理性选择:不必盲目追捧高价小众奶,普通纯牛奶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三、老年人喝牛奶还是奶粉?各有侧重,按需选择

1. 牛奶 vs 奶粉:营养价值对比
- 纯牛奶:以生牛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灭菌,保留更多活性成分(如免疫球蛋白),口感新鲜。
- 奶粉:由鲜牛奶经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制成,加工过程中会损失部分热敏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但核心营养(蛋白质、钙)保留完好。现代工艺已能最大限度减少营养流失。

2. 老年人选择建议
- 优先选择奶粉的情况:
  - 消化功能较弱或胃肠敏感者:奶粉可调整配方(如低乳糖、低脂),减轻胃肠负担。
  - 方便储存与携带:奶粉保质期长,无需冷藏,适合出行或储存。
  - 特定营养需求:中老年奶粉常添加钙、铁、锌及膳食纤维,针对性更强。
- 优先选择纯牛奶的情况:
  - 注重天然活性成分:巴氏鲜奶保留更多活性物质,适合消化能力较好的老人。
  - 控制糖分摄入:纯牛奶无添加糖,而部分奶粉可能含蔗糖。

专家观点: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加启指出:“奶粉是牛奶的热加工产品,虽损失部分活性成分和维生素,但核心营养物质与纯牛奶差异不大。选择时应关注老人个体状况,如乳糖不耐受者可选低乳糖奶粉。”

四、牛奶加热四大误区:科学加热才能保留营养

李兰娟院士曾提醒,错误的牛奶加热方式会破坏营养甚至危害健康。常见误区及正确做法如下:

1. 反复加热
- 危害:多次加热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大量流失,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 正确做法:一次性加热至适宜温度(60-70℃),现喝现热。

2. 高温煮沸
- 危害:长时间高温煮沸会使牛奶中的钙形成磷酸钙沉淀,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被破坏,还可能产生丙烯醛等有害物质。
- 正确做法:巴氏鲜奶无需煮沸,温热即可;常温纯牛奶可小火加热至微沸后关火。

3. 金属锅干烧
- 危害:铝锅、铁锅直接干烧牛奶,金属离子会溶解到牛奶中。铝过量摄入可能损害神经系统,尤其对儿童和老人不利。
- 正确做法:使用不锈钢锅或陶瓷锅加热,并避免空烧。

4. 微波炉加热不当
- 危害:加热不均匀易导致局部过热烫伤口腔;用塑料容器加热可能释放塑化剂。
- 正确做法:使用微波炉专用玻璃或陶瓷容器,加热时间不超过1分钟,并搅拌均匀。

总结:科学饮奶的核心原则

1. 看配料表:纯牛奶仅含“生牛乳”,调制乳含生牛乳+添加剂,含乳饮料主要成分为水和糖。
2. 选对品类:日常补充首选纯牛奶或优质奶粉;特殊需求(如低乳糖)可选调制乳。
3. 正确加热:避免反复加热、高温煮沸和金属锅干烧,微波炉加热需用安全容器。
4. 适量饮用:成人每日300-500ml为宜,避免过量摄入脂肪和热量。

国家新规的落地让纯牛奶更“纯粹”,消费者只需掌握基本知识,就能轻松选到健康好奶。无论是传统牛奶还是创新小众奶,理性看待宣传、科学饮用才是关键。


查看完整版本: [-- 老人应该喝牛奶还是奶粉,哪个更有营养?你可能一直都选错了[15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