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高德地图透露AI文博布局 时空大模型重构文化体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464
金币
393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72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0:50
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高德展区前人头攒动。一位参会者戴上VR设备,瞬间“走入”故宫未开放的造办处遗址,俯身端详清代内务府的陈设细节——这一幕,正是高德地图以AI技术切入文博数字化赛道的缩影。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德商业业务负责人韩鹏系统阐释了高德以“空间智能”为核心,布局文博数字化领域的战略逻辑与技术路径。
从地图工具到文化平台:高德的“三维跃迁”
高德地图此前已被公众熟知为出行工具,但其底层能力实则是“还原真实世界”。韩鹏指出,而AI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其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的升级。


“以前高德是点、线、面的组合,现在我们要构建的是全方位立体的数字空间。”韩鹏表示,高德云图团队推出的三大空间智能技术——云境(图生三维)、云睿(预测分析)、云迹(轨迹安全)——正是这一跃迁的技术支撑。其中,“云境”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快速实现对文物单体乃至大型场景的三维重建,成为高德切入文博赛道的技术基石。
文博数字化的三大痛点与高德解法
韩鹏分享,文博行业仍然面临三大限制:物理空间限制、数字化成本高、运营压力大。而高德的空间智能正试图从技术层面突破这些瓶颈。
单就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建模来说,传统手工建模耗时耗力。高德“云境”模型可将单体文物采集时间压缩至1~2天,并通过“单体化”技术实现展品的快速替换与内容更新,极大降低数字化门槛。此外,通过“云睿”时空大模型预测客流、疏导人流,高德还能帮助博物馆平衡文物保护与游客体验。
“我们不仅要帮大型博物馆提质增效,更要让中小博物馆用得起、用得好。”韩鹏强调,高德正在将头部项目中沉淀的能力产品化,推出轻量级管理平台,服务中小型博物馆的数字化需求。
从“数字孪生”到“文化串联”:AI重构文化体验
高德的布局不止于复制线下博物馆。韩鹏提到,未来希望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文化主题的“跨馆串联”。例如,用户可在高德地图上追溯苏东坡一生足迹,联动多家博物馆的藏品、文献与场景,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叙事线。
“文化传承不应受限于物理空间。”韩鹏举例称,青州佛像的“东方微笑”若能通过三维建模精准还原,将成为东方文化的“蒙娜丽莎”,助力文化自信的输出。这一愿景与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异曲同工,但高德的优势在于其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生态,并拥有10亿用户流量的加持。
面对行业在文博领域的布局,韩鹏认为高德的差异化在于“技术纯粹性”与“平台中立性”。“高德一心一意打造文博地图,不做内容生产,只做技术输出。”这种定位更易获得博物馆信任。
此外,高德延续“老师傅+新技能”的生态合作模式,与央美、北航等院校及文博专家共建内容生态。例如,湖南博物馆线上展厅既包含官方严肃内容,也开放用户创作入口,形成“严肃+趣味”的双层体验。
未来展望:从“示范项目”到“普惠平台”
据了解,“十四五”课题将于11月结题,但高德已同步筹备申请“十五五”课题,计划将文博数字化能力进一步普惠化。韩鹏透露,下一步将推动成果标准化,让中小博物馆低成本接入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云栖大会的展区,观众通过VR设备“走入”考古遗址的那一刻,或许已预示着文博体验的未来形态。高德地图正试图用时空大模型打破文化的时空壁垒,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流”起来。而这背后,不仅是技术赋能行业的商业故事,更是一场关于如何以AI展现文化的长期实践。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190391
金币
447923
道行
2004
原创
2430
奖券
3015
斑龄
38
道券
110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250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0-0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前天 12:03
高德地图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的文博数字化布局

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高德地图展区吸引了大量参会者的关注。通过VR设备,观众能够“走入”故宫未开放的造办处遗址,近距离观察清代内务府的陈设细节。这一场景展示了高德地图如何利用AI技术推动文博数字化的发展。

从地图工具到文化平台:高德的“三维跃迁”

高德地图早已被公众熟知为出行工具,但其底层能力实际上是“还原真实世界”。高德商业业务负责人韩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I时代的到来加速了高德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空间的升级。

“以前高德是点、线、面的组合,现在我们要构建的是全方位立体的数字空间。”韩鹏表示,高德云图团队推出的三大空间智能技术——云境(图生三维)、云睿(预测分析)、云迹(轨迹安全)——正是这一跃迁的技术支撑。其中,“云境”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快速实现对文物单体乃至大型场景的三维重建,成为高德切入文博赛道的技术基石。

文博数字化的三大痛点与高德新解法

韩鹏分享,文博行业仍然面临三大限制:物理空间限制、数字化成本高、运营压力大。而高德的空间智能正试图从技术层面突破这些瓶颈。

- 物理空间限制:传统博物馆受制于物理空间,无法展示所有藏品。高德通过“云境”技术实现文物的三维重建,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
- 数字化成本高:传统手工建模耗时耗力。高德“云境”模型可将单体文物采集时间压缩至1~2天,并通过“单体化”技术实现展品的快速替换与内容更新,极大降低数字化门槛。
- 运营压力大:通过“云睿”时空大模型预测客流、疏导人流,高德还能帮助博物馆平衡文物保护与游客体验。

韩鹏强调,高德正在将头部项目中沉淀的能力产品化,推出轻量级管理平台,服务中小型博物馆的数字化需求。

从“数字孪生”到“文化串联”:AI重构文化体验

高德的布局不止于复制线下博物馆。韩鹏提到,未来希望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文化主题的“跨馆串联”。例如,用户可在高德地图上追溯苏东坡一生足迹,联动多家博物馆的藏品、文献与场景,形成一条完整的文化叙事线。

“文化传承不应受限于物理空间。”韩鹏举例称,青州佛像的“东方微笑”若能通过三维建模精准还原,将成为东方文化的“蒙娜丽莎”,助力文化自信的输出。这一愿景与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异曲同工,但高德的优势在于其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生态,并拥有10亿用户流量的加持。

面对行业竞争:高德的差异化优势

面对行业在文博领域的布局,韩鹏认为高德的差异化在于“技术纯粹性”与“平台中立性”。“高德一心一意打造文博地图,不做内容生产,只做技术输出。”这种定位更易获得博物馆信任。

此外,高德延续“老师傅+新技能”的生态合作模式,与央美、北航等院校及文博专家共建内容生态。例如,湖南博物馆线上展厅既包含官方严肃内容,也开放用户创作入口,形成“严肃+趣味”的双层体验。

未来展望:从“示范项目”到“普惠平台”

据了解,“十四五”课题将于11月结题,但高德已同步筹备申请“十五五”课题,计划将文博数字化能力进一步普惠化。韩鹏透露,下一步将推动成果标准化,让中小博物馆低成本接入数字化管理平台。

在云栖大会的展区,观众通过VR设备“走入”考古遗址的那一刻,或许已预示着文博体验的未来形态。高德地图正试图用时空大模型打破文化的时空壁垒,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流”起来。而这背后,不仅是技术赋能行业的商业故事,更是一场关于如何以AI展现文化的长期实践。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57464
金币
393038
道行
20030
原创
764
奖券
272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879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0-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前天 10:51
高德地图AI文博布局:以空间智能技术重构文化体验新生态
在2025云栖大会上,高德地图宣布以“空间智能”为核心切入文博数字化领域,通过时空大模型及三大空间智能技术,打破文化体验的时空壁垒,推动文博行业从“数字孪生”向“文化串联”升级。这一布局不仅是高德从出行工具向三维数字空间平台的战略延伸,也为破解文博行业痛点提供了技术新解23。

技术跃迁:从二维地图到三维空间智能的核心支撑
高德的文博布局依托于其云图团队推出的三大空间智能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地图工具到立体数字空间的跨越:

云境(图生三维):作为切入文博赛道的技术基石,可快速完成文物单体及大型场景的三维重建,将传统手工建模需数周的单体文物采集时间压缩至1-2天,并通过“单体化”技术实现展品快速替换与内容更新,大幅降低数字化门槛23。
云睿(预测分析):基于时空大模型实现客流预测与人流疏导,帮助博物馆平衡文物保护与游客体验,缓解运营压力23。
云迹(轨迹安全):保障用户在数字空间中的轨迹安全,为沉浸式体验提供技术保障2。
行业痛点破解:三大维度突破文博数字化瓶颈
针对文博行业面临的物理空间限制、数字化成本高、运营压力大三大痛点,高德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突破物理空间限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构建数字孪生博物馆,用户可在线上沉浸式浏览文物细节,打破线下参观的地域与时间限制23。
降低数字化成本:“云境”技术将文物建模效率提升数十倍,轻量级管理平台使中小博物馆也能“用得起、用得好”数字化工具23。
优化运营管理:“云睿”模型的客流预测功能,帮助博物馆动态调整参观路线与展览安排,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减少文物损耗风险2。
文化体验升级:从“数字孪生”到“跨馆串联”的叙事创新
高德的布局不止于复制线下场景,更致力于通过AI重构文化体验的深层逻辑:

跨时空文化串联:计划打破博物馆间的壁垒,实现文化主题的“跨馆联动”。例如,用户可通过高德地图追溯苏东坡一生足迹,联动多家博物馆的藏品、文献与历史场景,形成完整的文化叙事线123。
技术中立性与生态共建:定位为“技术输出方”,不参与内容生产,通过“老师傅+新技能”模式与央美、北航等院校及文博专家合作,确保文化内容的专业性与权威性23。
文化自信输出:通过高精度三维建模还原青州佛像“东方微笑”等文化符号,助力中国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打造类似“东方蒙娜丽莎”的国际文化IP3。
差异化竞争力:技术纯粹性与平台生态优势
高德在文博领域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

技术沉淀与场景适配:依托地图服务积累的空间智能技术,天然适配文博场景的三维重建与时空管理需求23。
中立性定位:不涉足内容生产,仅提供技术工具,更易获得博物馆机构的信任与合作23。
流量与生态协同:借助高德10亿用户基础与出行场景入口,为文博内容触达大众提供天然流量池,同时AR打卡等功能可与文博体验形成联动,增强用户粘性34。
未来,随着“十五五”课题筹备与技术普惠化推进,高德或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让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活起来”“流起来”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