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中央科创区:AI生态高地的崛起
9月26日午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内流光溢彩,一场以“汇AI生态,创新质未来”为主题的生态建设推进会吸引了业界的目光。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河西中央科创区生态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也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战略定位:“三区一标杆”构筑AI生态高地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南京肩负着探索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建邺区主动承担起核心承载地的责任,于今年初全面启动河西中央科创区建设,旨在将其打造成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AI创新策源地与应用示范区。
具体规划包括:
1. AI总部磁场示范区:依托大厂集聚的优势,推动总部功能迭代升级,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催生创新孵化的活力。
2. 模数共振首试区:以构建“模型—数据—应用”飞轮为核心,打造“模数共振”的先行试验田,激活数字创新的无限可能。
3. 金融数智创新引领区:借助建邺区深厚的金融底蕴,编织“金融赋能AI、AI重塑金融”的双向价值网络,成为全国金融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4. 城市智能体标杆:打造“全域感知、全时响应、全场景协同”的城市级AI应用试验场,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典范。
要素集聚:从“龙头引领”到“生态共荣”
自河西中央科创区启幕以来,8个月的时间里,建设者们以匠心筑梦,让一个创新动能澎湃、产业规模初显、辐射影响深远的AI产业高地悄然崛起。核心区域内,阿里、小米、恒生等行业龙头率先扎根,京东万人研发中心签约落地。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动了逾百家上下游生态企业的协同发展。
此外,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江苏时空智能研究所等高能级平台相继入驻,促进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AI芯片、AI+交通、AI+金融等赛道齐头并进,逐步编织出多链融合、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蓝图绘就:多轮驱动打造产城融合样板
河西中央科创区的建设以清晰的顶层设计为指引,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明确的空间逻辑与产业逻辑。在物理空间规划上,核心区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精心勾勒“三横两纵、一核三片区”的功能格局。在产业发展路径上,河西中央科创区以“四大行动”为画笔,精心描绘发展蓝图:
1. 打造“AI总部磁场”示范:凝聚产业核心力量。
2. 推进“模数共振”首试突破:激活创新发展引擎。
3. 建设“金融数智创新”引领高地:赋能产业升级。
4. 构建“城市智能体”标杆:探索未来城市形态。
通过这些行动,全面推动AI生态建设,持续优化产业、创新、人才与金融等关键要素的配置效率。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河西中央科创区将以坚定的步伐,稳步实现从南京示范到长三角引领的跨越。依托阿里、小米等龙头企业的生态辐射优势,凭借建邺区雄厚的金融与数据要素禀赋,河西中央科创区正加速构建全域场景化、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活力迸发的产业发展新范式。这不仅为数字时代的产业变革贡献力量,也将为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源源不断的建邺力量。
这场推进会不仅是对过去成绩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河西中央科创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成为AI产业发展的新高地。